第182章 精细化运营
   后来的人没有十倍的兵力、资源就不要进去了。你做不大,头部资源太集中。”    张益达觉得这是个明白人啊,惠民单车都投放了170多万辆单车,进入了100多个城市运营了,大家还来凑什么热闹啊?    求求你们别飞蛾扑火了好不好?    进来就打价格战,你们倒好,一个月只亏100万,惠民单车体量这么大,一个月的亏损是上亿啊!    “老黄,你怎么看?”    张益达看完了手机新闻,把手机交还给黄晓峰后,问了句。    “能怎么看?单车倒闭很正常。咱们这个行业貌似门槛很低,有点钱就能造一两千辆单车进来玩玩。    其实不然,这个行业最大的壁垒就是资金。    共享单车也可以看成一个重资产行业,那造出的一辆辆单车都是资产。    不在这个行业砸个几十亿,根本翻不起大浪来。    一两千辆单车,估计覆盖一个地级市都够呛。”    黄晓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,没有瞧不起谁的意思,只是很客观的在分析问题。    张益达也很认可他的这个看法,如果单车作为第一家推出共享单车的企业,可能还有点机会。    作为后进入共享单车行业的企业,其实已经步入下风了。在融资上,又没有什么优势的话,那就是雪上加霜。    “好像这个单车的创始人在推出第一批单车后,在全国广招投资人,搞众筹。    确定了3000万的融资意向,最后落实下来的只有13万。    共享单车又不是一个投资见效快的行业。这个行业,需要源源不断,持之以恒的投入才能有收获。    这种情况下,单